创业词典网 创业知识学习分享
Christina's 创始人 Thu Nguyen /照片来源:Benjamin Bathke“今天,他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因为,他非常希望能改善每个越南人的生活。
”这句话是贝拉克·奥巴马在2016年对越南进行历史性访问时说的,但 Thu Nguyen 却感觉这是美国前总统对他说的。
Nguyen 是一名美国籍越南裔。
千千万万的越南人离开国家数年甚至数十年后选择回国,而他就是其中的一员。
他们归国很少是出于乡愁。
归国者出于各种原因回到越南,比如发展迅速的越南经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6%。
方兴未艾的技术、低廉的生活成本、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一定数量的技术人才也是重要因素。
Nguyen 说:"因为这种令人兴奋的大环境,同时人们在这里也很容易创出一片天地,所以各类人才从世界各地来到越南。
"这位35岁的企业家于2014年创立了 Christina's,一家位于胡志明市的旅游与住宿创业公司。
Nguyen 与其他众多归国的越南人一样,都有在跨国公司的工作经验,了解多种文化,英语流利,而这些技能恰恰是越南创业环境中极度缺乏的。
这些技能帮助他们成为创业公司创始人,使他们得以在蓬勃发展的创业生态系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舒适区外成长Nguyen 毕业于波士顿学院,曾就职于投资银行,之后于2007年首次回到越南。
回国后,他终于满足了自己对出生地的强烈好奇心。
他骑着摩托车,游览全国各地。
一路上,了解着越南的山山水水与多样的文化,也因此而踏上创业之路。
Christina's 代表业主出租酒店式公寓,类似于 Airbnb Plus,还提供配有导游的旅游服务。
四年前,Nguyen 忙前忙后,创立了这家公司,现在它已拥有320名员工以及250万美元资金。
目前,Christina's 专注于发展,还未盈利。
但 Nguyen 解释说,他的公司"在经营上有利可图"。
他拒绝分享任何有关收入的数据。
Christina's 与 Airbnb 可能准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他表示,目前正在与美国创业公司洽谈。
像 Nguyen 这样的归国者通常被称为海外越南人,指的是400多万长期生活在越南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具有越南血统的人,其中多数人生活在美国。
海外越南人包括越南战争结束时移居海外的难民及其后代,为工作而离开越南的经济移民,以及出国留学并成为永久居民留在那些国家工作的越南人。
越南 500 Startups 基金的 GP (普通合伙人) Eddie Thai 表示,归国者在越南经济腾飞,特别是成为创业中心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像中国人与印度人对其本国所作的贡献一样。
Thai 也是一名美国籍越南裔,他说,"海外越南人通过汇款与投资,成为资金的重要来源。
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知识、想法与人脉。
"Thai 指出,越南 500 Startups 迄今为止投资了26家公司。
这些公司的创始人一半以上都是有海外经历的越南人。
他还指出,东南亚七家独角兽企业,包括打车服务供应商 Grab 与电商平台 Tokopedia,其联合创始人大多数都是"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本国人。
留下痕迹NFQ Asia 是一家位于胡志明市的 IT 外包服务创业公司,成立于三年前。
他的德国籍创始人 Lars Jankowfsky 表示,虽然很难量化像 Nguyen 这样的归国者对越南所作的贡献,但毫无疑问,他们是越南的"超级秘密武器"。
河内加速器项目 Topica 创始人研究所的联席主任 Bobby Liu 与他的观点类似。
Liu 说,大多数成功越南创业公司的创始人都曾长期居住于越南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
"当这些创业公司开始进军国际市场时,在越南以外的地方待过尤为重要。
"例如,Christina's 已经在越南的六个城市开展业务,并计划于近期进军泰国、日本及澳大利亚市场。
WisePass 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它是一款生活类 app,可在胡志明市、河内与曼谷使用。
它与230多家高档酒店、餐厅、酒吧、俱乐部,以及(即将与)航空公司建立合作。
用户注册成为会员后,每天可在合作商家免费享用一份酒水饮料、午餐或晚餐。
34岁的创始人 Lam Tran 出生在法国,于八年前搬至越南。
据他所说,WisePass 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将市场扩展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及香港。
Tran 是谷歌前员工,在创立 WisePass 前曾就职于越南电子商务公司 Tiki.vn。
他的创业公司迄今筹资近100万美元,去年销售额不到10万美元,尚未盈利。
Tran 表示,他的沟通技巧与国际人脉在商务活动中对他帮助最大。
"如果你能够用对方的母语与之交流,就可以更轻松地与合作伙伴建立关系,并达成交易。
"重返故土,再战越南创办企业并不是"海龟"们促进创业生态圈发展的唯一方式,他们中还会有一部分人利用之前在国外赚的钱进行投资。
Justin Nguyen 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总部位于新加坡的风投基金 Monk's Hill 的运营顾问。
Justin Nguyen 出生于越南,在加利福尼亚长大。
他在越南、美国硅谷和中国上海的四家初创企业中都曾担任很重要的角色。
2015年,Justin Nguyen 卖掉了2008年创办的游戏产业供应商公司,重新回到了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Justin Nguyen曾在“为什么我从硅谷回到了越南”的文章中,解释了越南将成为"下一个科技中心"的原因。
他在文章中写道:"越南这个国家拥有井喷式创新发展的所有必要元素,包括受过教育的年轻群体和充当催化剂的大量归国侨民。
我觉得这些都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式的利好效果。
"关联阅读:越南,下一个即将繁荣的经济中心重返家乡由于越南政府的官方数据最多不过是粗略描述,所以很难确定到底有多少越南侨民回到了越南,也无法确定近几年来归国侨民的数量是否有所增加。
不过来自 Topica Founder 的 Liu 宣称,自八十年代中期越南推行经济开放以来,归国侨民的数量处于"稳步上升"阶段。
来自 500 Startups 的 Thai 也发现越南侨民数量处于"增长趋势",特别是年龄在35岁以下的侨民增长明显。
越南政府力求通过放宽签证程序、在特定条件下让侨民重新获得公民身份这些方式鼓励远在他乡的同胞回归祖国,协助开展经济建设。
这可以让侨民免受某些外国投资要求的束缚。
了解当地市场尚需时日生长于新加坡的 Liu 表示,尽管越南侨民带回了网络和专门技术,但他们无法立刻理解越南市场的细微差别。
"就像其他外国人一样,这些侨民要想完全掌握越南市场的动态,还是需要大量的时间。
"有些人抱怨着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同步"情况。
Christina's 的 Nguyen 介绍说:"在那些整体环境更为结构化、更为发达的国家,人们有时间慢慢去适应。
不过在越南,并非所有事都这么明确干脆。
"他敦促归国侨民慎重考虑,看看自己是否能忍受类似贿赂这样的"歪门邪道"。
Thai 同意这一说法,并认为越南当地人普遍存在的"匮乏心态"源于数十年的战争和贫困。
越南侨民在整个投资圈的发展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Thai 解释道:"类似 Christina's 和 WisePass 的创始人,有些创业者将自己在其他市场积累的经验与越南当地的运营能力相结合,助力越南在21世纪的发展。
在他们眼中,越南也能成为国际一流科技企业的出发点、孵化地,并朝着这个方向不遗余力地努力着,为越南创企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不过 Thai 警告说,越南不能过分强调侨民的角色。
"总之,越南初创企业生态系统的成败首先还是取决于本国人、创始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越南侨民能做的事情就是:厘清并整合越南未来成功的必要因素。
"
下一篇:双创未来趋势渐变:不再是模式创新 重点在技术创新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陆奇上任后YC中国首步棋:明年H2推本土化项目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