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词典网 创业知识学习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资讯 > 政府双创

政府双创

男子获释后创业成功 10年接收超300名刑释人员

分类: 政府双创 创业词典 编辑 : 创业知识 发布 : 04-23

阅读 :268

沈长顺,籍松原,吉林帮教名人。

大学未及毕业,冲动触法。

释后艰苦创业,开苗圃、办养驴场、售二手房,终在建材市场立业。

事业有成,倾心安置帮教,建致远彩虹基地。

重情义,讲法治,善管理。

十年接收逾三百刑释人员,无一重犯。

  吉林省松原市。

蔚蓝的天空下挂着炙热的太阳,被晒得焦黑的沈长顺正在工地上指挥施工。

工人们都套着橙红色的马甲,后背上印着“致远彩虹基地”字样。

  沈长顺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珠,指着不远处对《法制日报》记者说:“这几个都是今年刚刑满释放的,在这里干了仨月了,很卖力气,很守规矩。

”言语间,透着一股自豪和骄傲。

  然而,谁能想到,这个黑黝黝的壮汉曾是天之骄子,还差三个月就将大学毕业的他,因一时冲动而沦为阶下囚。

  重归社会的沈长顺艰苦创业,终获成功。

事业有成的他不忘回报社会,吸纳300多名刑满释放人员就业。

至今,这300多人无一重新犯罪,全部走向新生。

  沈长顺的致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位于松原市区东郊。

高嵌在厂房上的“致远彩虹基地”几个大字分外抢眼,老远就能看到。

  “每当看到这个牌子,心里就暖融融的。

”想起自己刚出狱时的窘迫,李某感慨良多。

父母早已去世,亲戚无人愿意收留,李某不知何去何从。

他想到了沈长顺,沈长顺曾到监狱作过报告。

没有多想,他当即坐上长途车来到松原。

到达松原已是晚上10点多,天空飘起了大雪,李某给沈长顺打电话,沈长顺赶到车站,将冻成一团的他带回工厂。

  沈长顺为李某安排了集体宿舍,又根据他的特长安排他做技术工作。

“在这里我不仅找到了一份工作,更找到了一种家的感觉。

”李某激动地说。

  就业难,是失足人员回归社会面临的第一道难关。

很多人之所以重新犯罪,就是因为过不了这一关。

回忆起刚出狱后四处求职屡遭碰壁的经历,沈长顺刻骨铭心。

求职失败后,沈长顺开过苗圃、办过养驴场、销售过二手房,但都有始无终。

2003年,他把目光投向建筑材料市场,终于把握住了市场脉搏。

  最初的路走得异常艰辛。

为了省下坐公交车的一两元钱,沈长顺经常步行奔走于各个市场;到外地出差,徒步行走十几里地,只为找到最便宜的小旅馆落脚;企业刚刚投入生产,雇不起太多的工人,沈长顺就和大伙儿一起不分昼夜地干活。

由于经营有方,企业一天天发展壮大起来。

  事业小有所成,沈长顺并没有忘记当初自己的遭遇。

他把企业大门向失足人员敞开,自发自愿地干起了安置帮教事业。

  “那时,国家还没有出台有关安置帮教政策,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安置帮教,但是我认为这件事必须得有人去做。

”沈长顺说,认准的事就会一路走下去。

  3人,5人,10人,20人……几年间,沈长顺接收的刑释人员突破了300人,2013年年底,累计接受338余人,目前在岗89人。

  很多人为沈长顺担心,认为他招收这么多刑释人员等于坐在了火药桶上,然而,对沈长顺来说,确保刑释人员平稳回归社会,重建人生自信,不仅仅是管理水平的体现,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沈长顺悉心呵护着每一名刑释人员敏感脆弱的内心世界。

他要求员工之间相互尊重彼此隐私,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的过去。

在沈长顺那里,每人都建有一份档案。

这份档案除了沈长顺和有关职能部门,谁都无权查阅。

  “在这里,我们都是平等的,靠劳动和才能吃饭,没有人会拿我们的过去说事儿。

”致远公司的老员工张惠全说。

  对那些无家可归、无亲可投的员工,沈长顺准备了温馨舒适的集体宿舍,宽敞明亮的房间里,床被叠放得整整齐齐,电视、电话装备齐全。

每年春节,沈长顺还会邀请一部分“三无”员工到自己家里过年。

  管理也必须有硬的一手。

随着安置规模的扩大,特殊员工的背景、性格也日趋复杂。

要掌握他们的动态,可谓困难重重。

安全问题这根弦,沈长顺一直绷得紧紧的。

  “亲情教育+警示批评”,这是沈长顺常用的管理方式。

  沈长顺还自掏腰包建立了“致远安置帮教网”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帮教网”。

  近两年来,建筑行业不景气,建材市场严重萎缩,公司面临着极大的经营困难。

为了不让这些弟兄流离失所,沈长顺尽一切可能勉力维持企业的运转。

他卖掉妻子的奥迪轿车给工人发工资,要求家人勒紧腰带过日子。

妻子流着眼泪问:“你这都是图啥啊!”  对于参与安置帮教的企业,吉林省出台了有关优惠政策。

沈长顺多次向有关部门有关领导申请落实政策,但均杳无音信。

对此,他只能苦笑:“选择了安置帮教事业,就得付出,不管国家给不给政策,咱都得干。

”  10年来,从他的企业走出的刑释人员,有些已经自主创业成为老板,他很欣慰。

沈长顺说,10年来我所接收的338名刑释人员,无一违法犯罪,他们全都成功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言语间,沈长顺的手机响了……  “好,你过来吧。

”挂断电话,看着记者,沈长顺笑了笑,“又一个刚释放的,不能让他们失望”。

04-23

下一篇:周鸿祎对话王小丫:成功创业者必须做三件事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汪洋:积极创业创新创优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