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词典网 创业知识学习分享
小米梦想是星辰大海四五年来,小米一路狂奔,屡创历史。
而今天,小米的拐点终于来了,比人们期望的来得晚得多,但是还是来了!小米和雷军的后拐点时代,究竟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情况?正如我们看到小米前所未有的崛起一样,后拐点的历程也可能是我们前所未有的。
看到有报道说:“根据零售监测数据,2015年3月华为手机以13.57%的高份额占有率,成为3月份中国市场销量第一。
4月,华为手机(华为品牌+荣耀品牌)以13.6%,再次蝉联中国市场销量第一,连续两个月在国内超越小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4月份是小米的米粉节,而5月份华为P8的发布,再次火热,一机难求。
6月份华为荣耀的新品又将发布,这个势头继续下去,两者差距逐渐拉大。
”我在朋友圈写道:“当专注不再是小米的代名词。
教科书般经典的成功案例也可能一不小心走向另一章节:从极度专注的成功典型,到四面出击的天女散花,小米最近一年的任性看来正在付出代价。
所谓生态这张极具诱惑的大饼,依然是掩饰内心不安全感的幻影。
最近小米的打架明显套路乱了。
乱拳能打死师傅,但可能打不死徒弟。
小米回归专注其实依然空间巨大,可以驰骋多年。
期待看到小米继续势如破竹的劲头!”上述数据只是一家之言,更多的权威数据还没有看到。
但是,数据只是一个表征而已。
更核心的还在于小米本身,尤其是雷军本身。
或者说,数据只是一个结果,自身原因才是根本。
刚好,不经意间看到雷军最近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的内容,读完远比数字本身更让我触动。
雷军说:小米的牌都摆到桌面上了,布局已经完成。
按雷军描述,小米手里有下面这些牌:小米手机、小米电视、智能家居三大硬件业务;MIUI操作系统,云服务、大数据,游戏中心,小米金融四大互联网应用;互联网内容生态、智能硬件生态两大生态系统建设;小米网与国际拓展则对接客户端。
没有讲透的是云服务和大数据;没有摆上桌面的还有一块芯片业务。
即使芯片设计业务没有摆上桌面,但圈内人都知道。
雷军说,未来五年基本是按这个布局发展。
雷军的规划是:如果每个方向都成了,那么小米科技就成了。
雷军说,小米梦想是“星辰大海”。
很多人解读“星辰大海”与雷军的解读不尽相同:雷军的解释是,用互联网思维升级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小米科技通过投资、产业资源导入、商业智慧输出等方式助力这一升级再造的转型完成。
小米成为一家1000亿美元的公司,或者3000亿美元、5000亿美元的公司是个小梦想,对于雷军来说,实现这个梦想,是个大梦想。
手机的突破与成长的拐点聆听雷军的远大理想,让我这位当年大学的诗社社长恍然回到了过去。
过去几年以极度专注而著称,而成功的小米。
如今已经布局一个无所不能的宏大生态,已经瞄准远远超越一家公司所能完成的时代伟业。
从单点突破到漫无边际,注定了小米的拐点的确就在眼前。
可以说,小米的拐点,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拐点。
面对越来越惨烈的赤膊大战。
简单的悲观不可取。
以此来断言小米从此就开始走下坡路,也是过于主观。
美好的机会依然在眼前,而且非常简单明了:1、一个是苹果三星占据的暴利市场;2、一个是中国之外依然有新兴活力的全球市场。
两者相辅相成,可以双轮驱动。
总之,无论是小米还是华为,还是乐视、360等,所有想活着到未来的企业,都需要紧紧牢记两个基本准则:咬定苹果与三星必须始终把苹果和三星当作主要,甚至唯一的对手。
以苹果和三星的品质为基准,以1/2甚至1/3的价格展露锋芒,加上中国市场特有的亮点(比如双卡双待、发烧的附件和围绕中国用户的特色应用等)。
这就是大家近期存在的理由,奋斗的理由!打土豪分田地,万无一失的事业,中国市场起码还有2-3年可以尽情驰骋。
国外市场更是会有5-8年时间。
真正属于海阔天空,依然有着很好的吃香喝辣的利润空间。
但是,如果把国内厂商当作对手,牵制精力,那么它的苦难日子当下就已经开始,而且,再也不可能有豁然开朗的时刻。
因为,这个格局注定了缺乏闪转腾挪的基本空间。
注定了只能越来越残酷的利润挤压趋势。
过去小米能够崛起,也是消费者以三星苹果为基准,满足了用户对更卓越性价比的需求,甚至虚荣。
而今天,如果小米开始与国内厂商厮打起来,那么,打掉的不但是自己未来的成长空间,也可能打掉自己原有的市场空间。
乐视的贾跃亭也将苹果作为目标,不过我们还要看看他的产品究竟有多少独特的亮点。
拭目以待。
这方面,华为无疑是最佳的榜样。
忘掉生态!生态只在想象中存在一款产品和一个帝国,专注与生态,一念之间,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因为一个只是单点,一个就是无边无际的世界。
一个可以把有限的资源和力量投入到一个点上,一个是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无限的世界中。
一个是汇聚身心和能量的聚焦点,一个是足以吞噬一切的黑洞。
命运与结局毫无疑问。
将生态当作市场口号,是可以的,自己能把持好就行。
最危险的,是千万不要自己把自己忽悠了。
面对生态这个美丽无比的理念,中国企业没吃过猪肉,只见过猪跑。
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智能手机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而且基于智能手机的生态系统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目前还处于初期,还在演变之中,远没有呈现轮廓。
在一定程度上讲,生态是一个自成体系的乐园。
真正有机会构建生态的,起码需要有十亿级用户的杀手级应用。
目前来说,最有机会的前两名当然是苹果和谷歌,这两家公司掌控操作系统与应用商店,双管齐下,但是它们的生态系统依然是很不确定、不牢固的。
就是他们自己都不敢妄称生态。
还有就是微信,当微信成为手机的绝对主导性应用,事实上就形成了生态的雏形。
但是,迄今,马化腾也没敢贸然杀入操作系统和手机终端等更关键的领域。
10亿级的硬件终端勉强算半个吧。
三星和苹果有着最大的硬件群体,但是三星依然没有任何生态的能力。
目前国内智能手机厂商,不要说硬件数量上还差一个数量级,最重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更毫无进展。
这种情况下,真想构建生态系统如同大跃进一般,完全是自我膨胀,走向毁灭。
小米目前所谓的生态系统,最多就是一个精致点的自家小花园。
乐视所谓的内容生态系统,本质上也还是娱乐上的一些独到亮点。
所以,大家与其不切实际地追求大而无当的生态,不如扎扎实实做好自己可以称为“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特色亮点。
亮点大了,就成了杀手级应用。
亮点多了,才有做梦的机会。
先学会走路,再去跑步,兄弟们切切!所谓生态,本质上就是一种帝王情结。
天下之大,唯我坐庄。
熙熙攘攘,皆为我用!生态当然是好东西,就像谁不期望自己垄断市场,谁不喜欢成为皇上。
但是,生态不是搭积木,不可能靠一个公司谋划布局出来,更不是靠一己之力构建起来。
生态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成演变的结果,而不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奋斗目标。
也就是说,生态是可遇不可求的。
看看最近业界打的几场架,就能知道,这样的境界也能成为生态?2014年11月份,我去苹果总部,整个过程我极度不喜欢,无处不在弥漫着病态的封闭文化。
但是,还是有一点给我冲击力巨大。
那就是苹果在介绍公司时候,有张表列出各大高科技巨头的研发投入比例,苹果自己最引为骄傲的居然是自己是所有高科技巨头中,研发投入比例最低。
苹果认为,他们无论是电脑、手机还是即将发布的智能手表,都是基于一套系统,一个体系。
所以,与微软等有着很多系统和无数项目的公司相比,苹果的研发最专注、最高效!我们中国多少公司都在炫耀,觉得研发投入比例越高越好。
而苹果却反其道而行之。
实在让人开了眼界。
这背后,其实依然是独特的专注精神。
作为一个企业,应该清楚自己能力的边界。
任何宏大的目标,都是对有限资源的自我消耗。
都是一个可怕的自我耗散过程。
雷军创办小米的前几年,只敢想象打造一个百亿美元的公司,结果一下子就到了500亿美元。
如今,连7000多亿美元的苹果都已经不放在眼里。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怪我人小胆小吧。
“星辰大海”那是什么?怪我眼界狭隘吧。
中国智能手机厂商,今天的华为开始显山露水,几乎已经一骑绝尘。
华为经过几年历练,打开了起码3-5年的成长通道。
既可以享受丰厚的利润,有可以从容布局全球市场。
但是,迄今,华为没有四处开花,也没有大喊生态。
节制和低调,敬畏任何宏大的诱惑,是任何成功企业的关键。
看来,小米和雷军,当下最需要的不是鲜花和光环,而是当头棒喝。
无论是市场的挫败,还是高人的指点。
小米和雷军开始深陷宏大的梦想,没有巨大的外力让其惊醒、清醒和警醒,很难自己走出来。
是拐点也是机遇总之,拐点对于小米不见得是坏事,目前雷军要做的四件事情就是:回归专注,别让大而无当的“生态系统”理念把自己给误导了。
停止四处开花的多元化,依然聚焦智能手机硬件。
3年之内,抵制各种诱惑,继续专注把一款接一款的智能手机做到更加极致,更加贴近用户。
小米过去成功来自于专注,接下来依然只能靠专注。
除非有一天能够获得垄断性的市场主导力,才可以开始任性地扩展。
而今天的小米,前有多只硕大的拦路虎,后有成群饿虎,远没有到兵分多路的时刻。
不与国内企业纠缠,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领袖的风范。
继续围绕苹果和三星就行更有针对性的攻打。
无论是性价比,还是安全,还是特色应用,形成组合式连环拳,不到这两者的份额打出前五,就决不罢休。
减少应酬,减少上镜那些虚浮的热闹终将是慢性的癌细胞,侵蚀企业也侵蚀自己。
尤其是当下政府煽风点火的各种活动。
享受了太多鲜花与掌声的雷军不能被迷恋这些,而应该远离。
把这些机会都慷慨地让给别人。
只要跟客户与合作伙伴有关的,可以参加。
与客户无关的,就一概回绝。
回归公司管理,回归产品本身,回归用户的互动。
专注管理工作拐点之后的管理,蜜月期的结束,欣快症的消退。
真正的大问题还是内部的管理。
过去,以速度换时间,高速成长可以掩盖太多的问题,而今,诸多积累的内部管理问题将比外部对手更难以招架。
当然,目前看来,小米和雷军还没有真正看到拐点的危险。
看看最近小米、乐视与360等各自的打架,明显是章法乱了!与构建生态更是南辕北辙。
对于企业来说,拐点不是最可怕,也是非常可怕的敌人。
一旦负循环全面启动,那么,处理不当,一蹶不振是高概率事件,万劫不复也是可能的。
但是,小米的情况远不必如此悲观。
当然,前提是必须有卓越的智慧,有无比坚韧的定力。
过去的辉煌已经无法继续护卫未来的增长,更难以保证曾经的江湖地位。
希望后拐点时代,放下“星辰大海”,放下生态梦想。
回归初心,再现一个焕然一新的小米和雷军!这不但是出于朋友之间的美好期望,更是对中国高科技进一步兴盛,和中国全球崛起的期盼!作者注:这是一篇杭州出差途中仓促而成的随笔,发布后又删了。
内心的纠结可想而知。
毕竟,对于将近20年的老朋友来说,这篇文章是有刺激性,甚至有杀伤力的。
但是,一夜之后,我还是决定重新放出来。
尤其是我看到雷军的“星辰大海”之说,更觉得此时不说点什么,不仅仅是失察,更是逃避。
其中的用意,只能任其理解了。
我能做到的,只是毫无私心也毫无私利。
内心坦荡,写出我对小米真切的思考和对雷军真切的担忧!当然,最终证明,千古一言的“杞人忧天”也是我的写照,我会非常乐意。
下一篇:李彦宏称3年内百度投资200亿砸O2O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三大运营商10月起手机单月流量不清零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