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词典网 创业知识学习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创业故事

创业故事

18岁外出打工19岁创业并签下人民大会堂保洁

分类: 创业故事 创业词典 编辑 : 创业知识 发布 : 11-13

阅读 :358

    泸州青年杨东平18岁外出打工,19岁创业,20岁生日时穷得只有一元钱。

但他凭借一把扫帚、一个水桶、一张抹布跻身都市,创办了小有名气的家政服务品牌———泸州小蜜蜂家政服务公司,并在全国拥有41家连锁加盟店;几天前,他再出惊人之举———继去年签下人民大会堂16个厅的保洁业务后,他又承包了人民大会堂会议大厅5年的保洁项目。

成功的背后,杨东平付出的岂止是汗水!       梦想年代            工地管安全工人很信服        27年前,杨东平出生于泸州市纳溪区一个普通农家。

1998年,他职高毕业后,到宜宾一建筑工地当施工员。

“步入社会的第一个岗位,就要管理2000多工人的生产安全。

”       工人们的安全意识淡薄。

杨东平规定,上岗必须戴安全帽,未戴的扣一月工资。

一次,一块砖头从天而降,砸在一个工人头上,幸亏他戴了安全帽,只受了点轻伤。

从此,杨东平的威信树立起来了。

一年的管理经历,使他收获了第一笔财富。

        赚得首桶金买车出车祸        一天,杨东平下班回家途中,见一老人倒在路上。

他立即将他送到医院。

得知老人系外地人后,他为老人垫付了2000元入院费。

这位老人系云南一位老干部,为感谢这位素昧平生的年轻人,老人为杨东平所在公司推荐了一个600万元的工程,杨东平得到了6万元提成。

第二天,他买了一辆长安面包车开回家“光宗耀祖”。

不料,半路出了车祸,车毁了,鼻梁断了。

这场车祸,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创业年代       首吃螃蟹被骂“疯子”        “钱来得太容易,去得也快。

”杨东平痛定思痛后决定:辞去工作,回泸州创业。

他发现,泸州没有一个专业的家政服务机构。

近40万人口的城区家庭、众多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大楼,市场巨大。

1999年底,他注册了“泸州市江阳区小蜜蜂家政服务中心”。

        没钱打招工广告,他便提起水桶,到大街上“招工”,他问看中的人:“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干家政服务。

”“你娃是不是疯子哟!”街头招工失败,杨东平又找附近的失地农民:“跟我一起干点事吧。

”终于有4人愿意加盟。

        惨痛教训3月不开张        杨东平首吃“螃蟹”,付出了惨痛代价:“整整3个月没开张,13个月惨淡经营!”无钱做广告,他就手写了3万多份宣传单挨家挨户送。

“爬了无数幢楼,一个反馈都没有。

”        杨东平牙一咬,与4个工人提起水桶、拿起抹布、扫帚,走上大街和中高档居民小区,拉起横幅,向市民灌输家政服务理念。

“小伙子,你为何干这行哟?”第一个咨询的女客户的话,更这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下了决心:“我偏要干出点名堂来。

”        3个月没开张,杨东平的积蓄很快花光了。

“20岁生日那天,我身上只剩一元钱。

”        成功年代       免费推销叩开财富门        绝境中的杨东平决心最后一搏:主动出击,叩开居民家紧闭的房门。

于是,他率工人到中高档居民小区,免费为市民提供家政服务。

此招果然很灵,一名王姓妇女第一个将杨东平领进家门。

        “我们打扫卫生时,王大姐一步不离跟在身边,像防贼一样盯着我们。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市民们不愿请人做家政,是不相信陌生人。

”摸清城里人的心态后,杨东平请辖区派出所和社区出具相关证明,同时规范整套服务过程:进门前轻敲门,进门后穿鞋套;将抹窗户、家具、卫生间的毛巾和清洁剂分开使用,抹完后让工人戴上白手套检查。

几个月后,500多户居民体验了免费家政服务后,纷纷与他签下了长年保洁合同。

        做响品牌网络渐庞大        叩开财富之门后,杨东平做出一系列免费促销举措:联合当地报纸及车商、房产商等,凡订一份报纸、买一部车或一套房子,均配送一次免费家政服务。

同时承担起城区30余个公交站点的无偿兑换零钞工作,并承包了500多辆公交车的清洗保洁业务。

        “非典”期间,杨东平派人,免费为“抗非”一线的医护人员做家庭保洁。

这次活动促销效果极佳,公司很快拥有了近2万客户,杨东平的事业开始腾飞。

        “蜜蜂”展翅飞进人民大会堂        杨东平公司的业务由清扫保洁,发展到提供保姆、钟点工、月子护理、老人陪护、车辆保洁等20多个项目。

全国有41家连锁商加盟,自行配制的专业洗洁液等20余个产品,成为公司的另一财源。

        2005年9月,他被农业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仪式。

杨东平没有陶醉在荣誉里。

他发现,地毯上有少许污渍。

散会后,他向人民大会堂的管理部门提出:“我能清除地毯上的污渍,愿无偿试验。

”        去年4月底,杨东平签约人民大会堂16个会议厅的保洁项目,以及全国人大庐山休养所的定期保洁合同。

几天前,杨东平再次签下了人民大会堂会议大厅5年的保洁“订单”。

“下一步,我将提高员工素质。

把连锁店开到全国各大中城市,甚至港澳地区,打造全国的知名家政品牌。

11-13

下一篇:94年出生,身价10亿,12岁开始创业,如今投资区块链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从菜摊小贩到亿万富翁,他赋能1500万家烟酒店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