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词典网 创业知识学习分享
上市公司年报是股票投资者全面了解上市股票的捷径,但面对涵盖高数据量和深度知识面的公司年报,如何绕过误区、辨出噪音,寻找投资契机呢? 上市公司年报的格式按照有关规定是固定的。
主要包括以下11个部分: 1. 重要提示; 2.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3.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 4.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5.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6. 公司治理结构; 7. 股东大会情况简介; 8. 董事会报告; 9. 监事会报告; 10. 重要事项; 11. 财务会计报告; 刚到上市公司,真是两眼一抹黑。
董秘该怎么干,好像没有培训,也没有工作指南。
想想反正全国人民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咱就边干边学呗。
后来才搞明白,董秘大小也是领导,国企里的领导哪有被培训的呢。
上任接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准备年报披露。
原则上,年报财务相关的内容由财务部准备,其余文案和总协调由董秘办负责。
年报经管理层分级审批最终定稿后,提交董事会通过,然后经交易所审核后披露,最终提交股东大会投票。
董秘办还要负责年报的印刷与披露媒体的安排,以及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召开。
整个年报的准备从会计师入场,到董事会公告,通常历时数月。
年报里的每一个数字,每一句话,都曾被反复推敲。
上市公司经营的真相,就隐藏在这些数字和文字背后。
读懂年报,就能接近事实。
年报厚厚一大本,该怎么读呢?我曾花了大量时间,学习同行的报告,并亲自撰写年报。
发现这里面大有学问。
每年,交易所都会预先发出定期报告披露指引,里面极其详尽地规定了年报的披露格式和要求。
上市公司必须按照指引的规定,亦步亦趋地填上内容。
有胆子大不严格按交易所要求写的,那通常都是有什么不愿告人之密。
所以要读懂年报,不妨和董秘一样,先学习定期报告披露指引。
年报的第一节是“公司基本情况”,这一节没什么特别要注意的,通常是把去年的内容直接拷贝过来。
里面的董秘信箱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垃圾信息堆满,所以几乎是无法使用的邮箱。
至于披露的联系电话,对大多数公司来说,那最多是个总机。
投资人要想找到公司董秘,得过层层关卡,一般得到的回答都是:“领导出差了。
”当然,我不是这么干的,这是后话。
第二节是“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
这一节是财务部准备的,要点在于对较上年变化幅度大的项目的解释,还有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
有时候一家公司,净利润暴增,结果只是因为卖了些资产,而不是经营持续性转好。
从这节就可以看出来。
第三节是“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我们可以在这节内容里,先看到公司历次融资和拆细造成的股本变动,那都是剪刀+浆糊的内容。
然后是前10名股东和前10名非限售股股东情况表。
一般来说,每家公司里面都有“主力机构”驻扎,通过大股东的变动,能够觉察到机构投资人的态度变化。
不过定期报告一年只有四次,而董秘每月可以收到交易所信息结算中心提供的前200位股东名录。
遇到特殊波动时,也可申请临时打印当天的股东名册。
所以江湖传说,某个股票谁买了多少,庄家马上就知道了,这不是不可能,但是有一定技术难度。
在这节里还有个有用的信息,就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介绍。
公司治理最关键的核心,是谁控制这家公司,以及如何控制?很多有趣的事情,都是从这个章节里发掘出来的,一个被低估很多的股票,大股东会千方百计增持进来。
而一个被严重高估的股票,大股东一定想卖。
搞清楚谁控制谁,非常关键。
下一篇:三中全会前瞻:收入分配改革路线图或会后出炉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黄金价格缘何大跌不止?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