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词典网 创业知识学习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资讯 > 商业财经

商业财经

成品油调价首设地板价40美元 2016油价调整时间表

分类: 商业财经 创业词典 编辑 : 创业知识 发布 : 02-12

阅读 :317

昨天,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设置130美元/桶的“天花板”和40美元/桶的“地板价”。

发改委同时宣布,自1月13日24时起,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40元和135元,具体到北京,92号汽油零售价格降至5.56元/升,95号汽油降至5.92元/升,0号柴油则降至5.17元/升。

  权威发布  设定成品油价格调控下限  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

同时,根据完善后的价格机制,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

  通知决定,设定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下限,建立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放开液化石油气出厂价格,简化成品油调价操作方式,今后将以信息稿形式发布调价信息,不再印发调价文件。

  同时,根据完善后的价格机制,决定自1月13日24时起,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40元和135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1元和0.11元。

具体到北京,92号汽油零售价格降低0.11元至5.56元/升,95号汽油降低0.12元至5.92元/升,0号柴油则降0.11元至5.17元/升。

  此前我国已经为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每桶130美元的调控上限,即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

根据国家发改委披露的新机制,当国际市场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在每桶40美元-130美元之间运行时,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

  官方答疑  为什么要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  答(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下同):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是2013年修改完善的。

三年来,机制运行平稳,效果显著,得到了社会各方面肯定和认同。

  2014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石油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市场油价从每桶110美元快速下跌至40美元以下,成品油价格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一是国际市场油价持续走低的影响逐步显现,过低的油价不利于我国石油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的发展;二是成品油价格调整与市场化目标尚有差距。

因此,国家决定修改完善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

  成品油价格调控为什么要设置上下限?  答:我国既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也是石油生产大国,油价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油价过高,会加大用油行业和消费者负担,影响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油价过低,短期看可降低石油进口和供应成本,但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禀赋差、生产成本高,长期会导致国内原油产能萎缩,削弱我国石油自给能力,使我国已达60%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并大幅上升,不利于保障能源安全。

另外,过低的油价不利于资源节约使用和治理空气污染,也不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发展。

  为什么将调控下限定为每桶40美元?  答:将调控下限设定为每桶40美元,是综合考虑国内原油开采成本、国际市场油价长期走势,以及我国能源政策等因素确定的。

据相关机构统计,国际主要石油企业的平均原油生产成本在每桶40美元左右,因资源禀赋等原因,我国原油生产成本更高。

生产成本是决定国际油价长期走势的主要因素。

目前看,将每桶40美元设定为调控下限是合适的。

  触及下限时未调金额如何使用?  答:为减缓油价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立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

当国际市场油价低于调控下限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全部纳入风险准备金,主要用于促进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及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等方面。

  为何设“地板价”后还下调油价?  答:去年12月15日国家暂缓调整成品油价格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对应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略高于每桶40美元。

因此,根据完善后的价格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还有一定下调空间,因此本次还是做了下调。

  如何保障完善后的机制平稳运行?  答:一是确保市场供应,要求生产经营企业组织好原油和成品油生产和调运,保持合理库存。

二是维护秩序稳定。

要求企业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

三是加强市场监测。

密切跟踪新机制运行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机制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新机制平稳运行。

  业内分析  新机制对油企更有利  隆众石化分析师李彦表示,目前来看,国际原油供应端依旧充裕,交易商对供应过剩的忧虑有增无减。

同时中国和亚洲经济欠佳,暖冬气候也制约欧美取暖消耗,原油需求表现疲软。

另外美元强势和OPEC不减产的立场也对油价形成持续打压,近期低迷态势难改。

今后成品油调价需继续关注国际原油走势,也需密切关注发改委对定价机制的新改革,预计下一轮成品油搁浅或下跌的概率偏大。

  中宇资讯分析师马燕表示,尽管国际油价跌势迅猛,但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格走势却出奇平稳,批发价格的制定多根据市场供需来调整。

天花板价及地板价的设定对保证油企的利润更加有利。

  不能一味趁低进口石油  有人提出,既然国际油价这么低,为何不干脆多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石油,减少国内资源开采?  大庆油田一位技术人员说,从技术上看,人为关闭正常生产的油井可不像水龙头一拧就关。

不仅已投入的大量设备和前期资金将废弃,而且地下开发中形成的压裂系统,在油井关停后就会破坏,再恢复需要巨大投入。

  “原油开采是个系统工程。

如果大量减少国内资源开采,将对地方经济和下游配套行业造成巨大打击,并影响就业。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毛家祥说。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也认为,低油价下全球油气勘探投入减少,国际油价或有回升可能。

如果油价再度进入上涨周期,一味依赖进口将会使中国经济受到冲击。

  据新华社  背景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几经调整  1998年以前,我国成品油价格一直由国家确定,往往一次调整,长时期内价格不变。

随着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重组,油价改革拉开了序幕。

  1998年6月,原国家计委出台《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按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相应确定。

原油基准价由国家计委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上月平均价格确定,每月一调。

汽油和柴油则实行国家指导价,中石油、中石化在此基础上可上下浮动5%。

  2000年6月,国内成品油价格开始随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相应调整,每月根据新加坡成品油上个月价格进行调整。

  2001年11月,国内成品油价格接轨机制进一步完善,由单纯依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石油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B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

  2008年12月18日,成品油价格的调整由调整中准价改为调整最高零售限价,不再设价格底线,最高零售限价比最高批发限价高300元/吨。

  2009年5月8日,发改委推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成品油价格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

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2013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将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取消挂靠国际市场油种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适当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品种。

  国际油价开年创新低  2014年国际油市进入下行通道以来,国际油价可以说是历经挫折、惨遭“腰斩”。

  中宇资讯数据显示,2015年欧美原油年度均价同比跌幅47.51%、46.10%。

2016年伊始,国际油市迎来7连跌,欧美原油期货价格下挫至十二年低点。

进入2016年的7个工作日,欧美原油均价分别录得33.94美元/桶、33.57美元/桶,相较于2014年欧美原油99.45美元/桶、92.91美元/桶的均价水平,下挫幅度已达65.87%和63.87%。

外盘1月12日欧美原油分别收于30.86美元/桶、30.44美元/桶,布伦特创下2004年4月5日30.69美元/桶之后的最低收盘价,WTI创下2003年12月1日29.95美元/桶之后的最低收盘价。

02-12

下一篇:中国战队Ti6夺冠 豪取6048万元奖金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科技企业疯狂涌入新三板:圈钱不易 多为搭跳板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