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词典网 创业知识学习分享
往日年轻科学家在拿到博士学位后的传统职业路径只有两条:一是继续在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拿到终身教职并工作到退休;二是不搞学术到工业公司为别人工作。
但近年来随着各种情形的变化,创业作为“第三条道路”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出现了。
哈佛医学院和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者和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乔纳森•索恩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热情洋溢地鼓吹,年轻的研究生和博士后是理想的企业家。
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美国研究机构缺乏足够的研究资金,与此同时研究生群体越来越多,这造就了一大群年轻、有成就、不怕风险、努力工作又独立的研究者群体。
但他们是近乎无限的知识产权的来源。
这就是为什么研究生和博士后是理想的企业家。
首先,他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失去。
研究生的薪水很低,博士后的薪水只多一点点。
跟他们在工程、法律、医药和商业工作的同龄人比起来,他们的薪水是最低的。
在美国和加拿大,一般博士后的起薪约为每年3.8万美元,以后最多不过约5万美元每年。
医生和律师的起薪至少7万美元。
在基础科学领域,学术界薪水平均比工业界低约40%,并且每周至少工作50小时,算起来大概时薪14.50美元,这比大多数大学实验室助手的起时薪都低。
而且,升职的前景也很差。
今天只有15%的学者和不到10%的第一年博士生能在得到博士学位后6年内升到终身职位。
但72%的博士生希望能在学术界成为课题负责人,92%想从事研究工作。
如果说学术界代表了思想自由和独立,工业界代表了工作安全和高工资,那么对那些能够也愿意走自己的路的人来说,做企业家结合了两者的优点。
不像传统的学术道路,做企业家没有僵硬的升职结构,没有对职业发展和灵活性的限制,没有对筹款,雇佣和薪资的种种行政限制。
办一家新公司基本上避免了学术机构和大公司浮肿的层级结构,使钱用在刀刃上。
尽管横向研究在理论上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在实际上它的初次成本很高。
一个成功的初创企业要求科学家—企业家本人把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努力全神贯注地投入企业初期对安全、设施和薪水的投资。
这个任务是研究生和博士后早就熟悉也最适合的。
创业不会比博士论文更难除了低工资,可怜的升职前景和不稳的职业安全以外,研究生和博士后没有什么可以失去。
在这个阶段的研究者处在他们出成果的人生顶峰。
成功希望渺茫,重复失败和遥远的前景是大多数研究者很熟悉的事。
他们现在的工作,尽管是临时的,但还算稳定(至少对大多数研究项目的2-3年来说)。
他们可以上商业课和跑腿来把自己的新公司搞起来。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研究生院习得的技能完全可以用在董事会里面,用来扮演一个CEO或CSO的角色。
研究项目申请书就是商业计划书,研讨会就是推销会,管理研究人员,预算,与别的机构合作,以及最后期限都是可以转移到公司领域的技能。
别的技能你可以在干中学。
事实上大多数生物和医药公司都期望科学家创始人全职参加公司运作,以度过最初的阵痛直到盈利。
尽管学习的量可能令人生畏,至少不会比研究生院更难。
事实上,确认一个市场缺口,一小组人,有限的资源和很少的指导伴随着很低的成功可能以及高度竞争就是一篇博士论文的特征。
怎样支持科学企业家科学企业家通常缺少商业方面的正式教育。
为了弥补这个缺点,最近商业加速器开始出现了。
通常参加者要同时参加商业竞赛。
参加者得到了交流机会,基调演讲者,工业领袖,关于知识产权管理的系列讲座,行政审批,会计和融资,团队管理,商业化战略,推销词写作和营销。
除了提供一个早期融资的机会外,把一个研究项目私有化也是一个可贵的学习机会。
年轻科学家可以借此走出狭窄的大学世界,学习知识产权法,风险资本,管理和战略咨询,研究合同组织,公司和行业分析,监管咨询和科学政策。
这一切都给了年轻的科学家一个他们原先不知但却十分适合他们的新天地。
进入加速器项目的途径很多,例如哈佛商学院的科学商业化的课程,考夫曼企业基金之类的基金,商业竞赛和MassChallenge等孵化器,例如MassCONNECT,MARs,the Centre for Commercial ization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的公私合营项目等,还有初创企业实验室如马塞诸塞大学的企业发展中心和LabCentral。
还有更多没提到的。
MIT教授罗伯特•兰格以16.3万多次引用成为历史上最多被引用的工程师。
他拥有超过1000项专利,允许超过300家公司使用。
他也参与创办了至少24家生物科技公司。
他最初却是为了推广他的科学成果而自己成立公司的。
他在《科学》杂志2014年11月的一次访谈中回顾了他的科研生涯。
他研究出了一种释放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微粒并注册了专利。
约10年后才有公司想使用他们的专利。
一位MIT的教授最后说服他合伙开公司。
兰格觉得科学家开公司最大可能犯的错误是开始太早了。
开始太早可能拿不到投资。
就算拿到了,等你到了临床试验的阶段,投资者可能已经不想干了。
当谈到研究生教育与办企业之间的关系时,他认为当学生最重要的是回答问题答得好,而当教授或企业家最重要的是提出好的问题。
他对科学家选择职业的劝告是,跟着自己的兴趣走,因为他就是这么做的。
而对年轻的科学企业家,他要说的是把科学研究做好,不要为了发财而不发表自己的成果,把它隐匿起来。
发表、注册专利然后开公司,这样你会改变自己,同时也会改变全世界,把它变得更好。
下一篇:《从0到1》的创业鸡汤,真的适合中国国情吗?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2014年大学毕业生起薪月2443元 4成啃老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