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词典网 创业知识学习分享
美国当代最了不起投资者沃伦·巴菲特说,贪婪和恐惧将会永远伴随我们左右。
或许,还应该加上一条——投资者总爱自以为是。
当巴菲特用他近50年的成功经验告诉你,真正伟大的生意和投资究竟是什么的时候,绝大部分人甚至根本听不进去。
他说,我们要寻找的生意,是在稳定行业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
需要避免的是那种收入增长虽然迅速,但需要巨大投资来维持增长的公司。
他说,一家真正伟大的公司必须要有一道“护城河”来保护投资获得很好的回报。
如果只是所谓的“长沟深堑”,最终会被证明是幻觉,很快就能被对手跨越。
他说,避开不能评估其未来的业务,无论他们的产品可能多么激动人心。
我们更愿意实质性地拥有一家优秀公司的一部分,也不愿意100%控股一家资质平平的公司,因为拥有“希望钻石”的部分要好于拥有一颗人造钻石的全部。
他说,不要迎合华尔街,对金融杠杆要万分谨慎,一些人通过借来的钱成为巨富,但也有人因此一贫如洗。
无论多大的数字,和零相乘后都会化为乌有。
历史告诉我们,即便由多聪明的人操纵,金融杠杆也经常会导致“归零”。
他还说,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夸你有多棒。
事实上,赞扬经常是增长的敌人。
要谨防那些让人溢美的投资举措,伟大的举动通常都会让人觉得枯燥无聊。
…… 如果你在投资圈待久了,就会发现这些免费的、极具价值的投资建议都来自于一处:每年的“巴菲特致股东信”,但真正能够细心阅读的人实在不多,而愿意接受并以此为投资准则的人就更少了。
很多人以为,巴菲特的这些都是老一套,缺少变化。
实际上并非如此。
巴菲特在成为“奥马哈现象”之前的投资哲学纯粹是格拉汉姆式的,原则是与资产、利润或者现金流比较起来,股价显得便宜就买入,反之就卖出。
但是,许多年后,巴菲特更喜欢“一锤定音”的投资理念,即买入优秀企业,并永久地持有,或者至少在这些企业的根基腐朽之前拥有。
另外还有不少迹象表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行为是动态的,尽管他会有他坚持的部分。
这种变化以及坚持基本上都会反应到他每年的“致股东信”中。
如果你是巴菲特的认同者,他在这些信中会用拉家常的口吻来跟你讲述伯克希尔旗下的各种子公司和业务,也会对当年的经济热点发表一些深刻的看法,当然,讲得最多的还是他的投资理念。
我想,在投资的道路上,有这样一位超级智者能与你为伴,并且供你学习和模仿,总好过自己瞎摸索。
还有,既然投资圣经就在手边,为什么不时常拿出来读读呢? 2012年 “置身游戏之外的风险显然比身在其中的风险要大得多” 1. 我们的业绩标准 有一件事情你可以确信:无论伯克希尔最终业绩如何,我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公司副董事长)和我都不会改变业绩标准。
我们的工作就是以比标普500指数更快的速度增加公司的内在价值——我们用账面价值作为其一个低估的替代。
如果我们成功了,伯克希尔的股价虽然每年会有波动,但是长期来看会超越标普指数。
如果我们失败了,我们的管理就没有给投资者带来任何价值,因为他们自己购买一只低成本的指数型基金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标普回报。
下一篇:月薪5500元都市打拼族如何投资理财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存款15年利息从6000元变600元 利息去哪儿了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