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词典网 创业知识学习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资讯 > 商界领袖

商界领袖

专访 Oculus 联合创始人:《头号玩家》不会引爆 VR 产业

分类: 商界领袖 创业词典 编辑 : 创业知识 发布 : 10-24

阅读 :469

VR 创业者最好不要去做很多硬件上的尝试,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制作内容上。

2014 年,Facebook 斥 20 亿美金买下了一家名为 Oculus 的 VR 创业公司。

这个数字在当时是个天价数字,扎克伯格在之后的采访中解释称,这是因为他深信 VR 会是下一个计算平台,也会是未来社交的核心场景。

那一年的 VR 正处于风口浪尖,每个人都坚信 VR 会开启全新的交互时代。

但很快的,风光不再,因为 VR 的发展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快,VR 技术的发展远远跟不上资本的热度。

从 2015 年开始,这个新兴的行业很快遇冷,大量创业公司倒闭,行业一片唱衰。

直到 2018 年,一部《头号玩家》在全球范围爆红。

电影收割了近 5 亿美元的票房,在国内更是斩获 15 亿人民币的票房。

观众兴奋于电影中描绘的未来 VR 世界,豆瓣影评中,年轻人们高呼:期盼这样的时代早日到来。

兴奋的不止是观影观众,还有行业从业者。

有厂家告诉极客公园,他们认为 VR 的爆发期很可能就在这一两年。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在由零一科技于深圳价值工厂主办的、为期四天的零一科技节上,极客公园公园专访了 Oculus 联合创始人 Jack McCauley。

在离开 Oculus 之后,McCauley 已经转战 3D 视觉领域的创业项目,但他对 VR 行业的发展仍然保持着密切的关注。

McCauley 认为,VR 行业在近两年内很难迎来爆发式发展,因为目前的 VR 设备并不应该是其最终的形态。

在他看来,技术并非最难的问题,甚至高昂的设备价格也不是阻碍 VR 崛起的根本原因。

VR 无法迎来爆发最根本的原因是消费者消费的「动机」没有那么强烈。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大量的时间和资本投入,就像过去 40 年间个人电脑的发展历程一样……以下为极客公园对 Oculus 联合创始人 Jack McCauley 的专访,(对话经极客公园编辑整理):移动VR会是主流,但成本仍是阻碍问:电影《头号玩家》展现出来的 VR 体验是非常完美的,但目前的仍然难以看到。

在你看来,今天阻碍 VR 发展主要的难点在哪里?答:其实它里面有的技术是根据现有的技术所延展的,很多情况下不是技术而是成本。

比如,如果你想要增加 VR 的清晰度,那么对网络状况的要求就会很高,带宽会变大,但是这些会非常贵。

问:所以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成本吗?答:对。

你把 VR 技术用于直播,它肯定达不到 4K 的清晰度,可能只有 2K,这就是因为带宽的限制。

你传播的数据量越大,设备需要的带宽越大,但是这个开发个生产生产上面是需要花费很高的,据我预估,如果要开发出一条成熟的带宽生产线出来,最起码需要 2 亿美金。

光研发费用就已经非常昂贵了。

对于 VR 产品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价格不断降低。

像苹果手机卖第一代的时候销量不是很好,为什么?因为很贵。

VR 的发展或许和 PC 电脑是一样的,最开始有很多的公司都在做 PC,但是最后只留下两家,就是苹果和 IBM。

在这个过程中,先是有很多人尝试,然后慢慢地需要一定的时间留下最好的,然后同时这个价格也会降下来。

在 VR 的领域,好的硬件设备要降到一千以下才算理想。

不过也要考虑到现实的需求,假如你要把 4K 的带宽用于小小的手机上,光这样的一个场景是需要花 2 亿美金,现在没有人会做这个事情。

因为你(普通用户)可能不需要用到手机来看 VR 的直播,再者现在 4K 清晰度是不需要的,在手机屏里面可能 2K 就已经很足够了。

问:你认为 PC VR 和移动 VR 两者哪个更有发展潜力?有人认为 VR 头显最终会取代手机,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答:PC 现在的高清分辨率是比手机要好,但是移动端的 VR 设备肯定会发展更快。

关键的因素还是在技术上的研发,而研发的目的其实有时怎样让它低成本一点。

归根到底,这需要时间。

你看看苹果电脑的发展,一开始是非常笨重的麦金塔(Macintosh,简称 Mac)电脑,经过将近 40 年的发展才成了现在这样便携的个人电脑。

现阶段的 VR 发展也只有几年的时间,怎样将芯片变得那么小,把成本降下来是个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现在去解决这些问题的动机并没有那么强烈,所以 VR 整体的发展可能没有那么快。

在我看来,移动 VR 不会取代取代手机。

因为你还是得戴着头盔到处走,对像我这样在四年前才开始用上智能手机来说,很难接受随身携带或者佩戴着一个移动 VR 设备。

问:除了 Facebook 之外,微软、谷歌、苹果似乎更重视 AR 的发展,微软有 Hololens、苹果有 ARkit、谷歌有 ARcore,你怎么评价他们的这些布局?答:现在我觉得 Hololens 这个东西没那么好,应用范围有限。

但是我觉得核心的技术是还不错的。

Google 的专长是在软件上,他们曾经尝试过飞行当中的无人机提供 Wifi 这种硬件上的尝试,最终的结果当然没有成功。

在我看来。

Google 就做自己擅长的就好了,不是非要做硬件这块。

但是苹果就是硬件公司,所以这一点上来说,虽然苹果也会有自己的一些问题,但是在硬件上面他有自己的供应链,有自己的厂家,他做这个事情会更容易一些。

问:你怎么看待 Magic Leap 推出的 MR 产品?答:我在这个行业里面,不管问到谁,都说没有用过和体验过。

我觉得很奇怪,如果这个东西是给消费者用的,为什么不给大家体验一下呢?话说回来,我自己是不会花 50 万美金去买这个东西的。

我知道很多中国公司投资了这家企业,但我不看好。

大公司不一定适合做硬件,小公司一定更适合做内容问:今年早些时候,Facebook 和小米联合推出了一款 VR 头盔,您觉得这款产品怎么样?怎样看待 Oculus 被收购后的发展?答:我还没有用过这款产品,但我觉得 Facebook 并不是最适合做 VR 头显的公司。

硬件的研发应该交给那些更擅长做硬件的人主导。

问:你怎么评价之前在 Oculus 的这段工作经历?答:就像足球一样,每个人都会很想和 C 罗一队,因为在足球界他是很厉害的人。

对于工作来说,如果你的公司有很强的几个人,那你工作的前景就很好。

之前我在 Oculus VR 的时候,就有很多很厉害的人,其中有一个是现在的 CTO,他是全世界最好的编程者之一。

还有人在机器人领域也是很强的,当时我跟这些人在一起工作,感觉很棒。

但是由于市场的局限,现在还没有迎来 VR 最辉煌的时代。

就像苹果一样,Oculus 或许也需要一些时间。

问:现在这个阶段其实对于 VR 创业者来说是特别难熬的一个时期。

在你看来,现在创业者最该做什么?答:创业者最好不要去做很多硬件上的尝试,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制作内容上。

问:VR 内容?答:对,内容上面简单一点,因为做硬件软件的话,要找很多钱,整个研发成本很大,之后怎么找到合适的内容并上线也要考虑想很多,重要的是做合适的事情,比如谷歌曾经想要做一个拍 VR 视频的工具。

按照设想,你这边拍视频,那边立马可以看到 360 度环绕的东西,甚至可以直接把这个上传到 Youtube 上,这样的东西对于谷歌来说成本都算是很大的了。

对于谷歌、Facebook 这些大公司而言,即使现在消费群体比较少,他们有钱可以坚持下去,但创业者不同。

问:那这些 VR 硬件设备就交给大公司做?答:不完全是这个意思,大公司本身也有很多的局限。

但如果是小公司和创业公司的话,就尽量在 IP 版权上或者是创意、创新上下力气。

这个是大公司不能完全覆盖的。

为什么大公司还会收购小公司,就是这些创业的公司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问:我们最近接触了一些 VR 硬件厂商和内容厂商,他们认为《头号玩家》这部电影对于整个行业的激励非常大,有一些激进的观点认为在这种电影氛围的「教育」下,VR 行业的爆发就在近两年?答:看了电影,大家都会受到影响,但我不敢苟同两年内就会爆发这个观点。

首先我不能预测未来,但是两年还是挺短的,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比较花时间,而且这个并不是像电脑一样的日常工作中用得比较多,它只是一个游戏的东西,我觉得需求上没有那么强烈,即使是大家喜欢但是没那么强烈地让它快速发展。

问:现在的游戏、教育、医疗、工业上都有一些 VR 的产品,你觉得近期哪个领域是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出来?答:娱乐>工程>医疗。

娱乐会是前景最大的,娱乐应该是覆盖了游戏。

因为我是从这一行业过来的,娱乐就是 VR 设计本身的初衷。

10-24

下一篇:周鸿祎:能赚钱和想赚钱,是两回事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雷军港交所致辞全文:心情激动 好公司一定会脱颖而出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