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词典网 创业知识学习分享
双十一,历年来我的参与感都很差,但是周围很多人不仅把双十一当谈资,而且越来越投入。
也许会有人说,这首先因为企业很投入啊,企业被平台绑架了,那消费者自然更投入。
没错,了解中国企业的打法的人,自然知道他们可不是省油的灯。
阿里把他们绑架一下,消费者受益了,这是双十一存在的基础。
然而,双十一爆棚后并非没有隐忧,如果阿里不用心去完善,好故事就变成了坏事故呢。
长尾经济的经营需要细水长流电商首先是长尾经济,其次是平台经济,这两件事加在一起,成就了阿里巴巴。
很多传统零售企业和新兴的电商企业是不服阿里的,但是电商的长尾范式、平台范式成为了巨大的门槛。
线下零售企业想增加品类就需要更多的空间与房租。
线上电商想要更多的销量,就需要更多的流量。
把足够的品类和足够多的流量聚合于一身的,目前看只有阿里。
足够多的品类也意味着充分竞争,价格低,生态圈完整。
这种竞争优势让马云的名言不是虚言,即“打开望远镜也找不到竞争对手”。
阿里也有成长的烦恼。
第一是随着平台的壮大,流量变得不够了。
阿里的商业模式是流量变现的模式,而流量不足是阿里为什么要联合湖南卫视一起做双十一的原因。
为了流量,阿里还并购了很多媒体及互联网产品公司,并且养活着宇宙最强大的公关队伍。
第二,流量转化率下降了。
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社交流量的价值正在超过搜索流量。
搜索流量是付费可以买到的流量,而社交流量不仅更真实,还有一种自传播力。
阿里对于流量仍然是买买买,始终没有解决流量社交化问题。
第三,阿里经营长尾经济变得失重。
其他电商平台没有阿里的长尾经济规模这么大,这是阿里不可替代的优势。
但是,长尾经济让阿里一方面面临打假,打击刷单的压力。
另一方面,阿里的重心不得不放在天猫,因为天猫才是阿里的发财猫,这样对长尾经济中重要的中小企业反而忽略了。
双十一的缘起本来是学习国外零售业的年底打折。
由于国外零售业销售的很多是品牌化的产品,这些品牌企业挣够了一年的钱,到年终也愿意回馈用户。
但是,双十一聚合了海量企业,当多数电商去认真的备货,想在一天中完成全年中最重要的销售的时候,会产生一个矛盾。
长尾经济的经营需要细水长流,一天把长尾产品全面销售出去,时间根本是不够的。
这一天并不是假日,很多人还要上班。
即使一些女性消费者理性地提前看好了中意的产品,精准的采购,她们有限的预算与电商“无限”的备货也是矛盾的。
供应链管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双十一让销售方很难去预测究竟用户会买多少,非同类货品之间的诱惑力竞争会相互抵消。
再加上有不少把双十一定位为去库存的搅局企业,双十一的市场信号变得失真。
大打折扣的产品会透支用户的购买力,用户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是在买平时不会买的库存产品,而当他们收到货后,又必然产生大量退货。
商业是拒绝任性的。
长尾经济这张好牌必需打好。
但是,冲击千亿销售规模的冲动,注定是很难自我抑制的。
极致经济,电商的新范式如果电商只有长尾经济这一个范式,恐怕很多企业都必需绑在阿里这个战车上。
幸好,极致经济是电商另外一个重要的范式。
还记得雷军的名言,专注、极致、口碑、快吗?分析一下这句名言,会发现电商首先是不能专注的,因为互联网产品变化太快,专注就是找死啊。
同类的产品,异类的产品,都要研究。
电商经营的本质是跨界经营,绝不是定位。
实际上,很多一线电商做到十亿元人民币就面临瓶颈。
反而是不太专注的小米、乐视做到了几百亿。
极致和口碑其实是一个东西,而做到极致不一定快。
乔布斯在世的时候,不断推翻产品的方案,寻求极致的答案。
大量的美国创业者,都用心做好产品。
而移动端产品的呈现界面比较小,如果不做到极致,很快就没有用户。
下一代电商,首先是产品经理。
产品好,自然带流量。
当然,有的是做B2B产品,这甚至成为了电商新的起点。
极致的用户体验需要积累和沉淀。
大量的年轻创业者,缺乏在垂直行业的锤炼,他们开发产品很多是轻应用、非刚需的产品。
刚需、极致、聚合、慢,才能够实现前端突破,降低教育用户和试错的成本。
极致经济聚集了3D打印、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不是一种营销,而是新的生产力让用户体验更极致。
双十一我确实没买什么,双十一之后却乖乖地在三里屯苹果店买了iPad Pro。
我只想说用了iPad Pro就不想再用ipad air。
小米手机放缓,其实是因为不再极致,魅族也面临这个问题。
规模化的冲动是魔鬼,而从极致经济入手不片面追求规模,注定是一些先进的电商会优先选择的道路。
场景经济,究竟是什么鬼?极致经济之外,电商还有一个范式就是场景经济,需要研究电商的远场景和近场景。
必然旅行地、社区等等。
电商现在越来越是无边界的互联网+,一个新场景的吃透,就可能产生一个协同合作,产生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
极致经济门槛高,场景经济门槛低一些。
跨境电商其实是一个远场景,接下来的发展会非常有戏剧性。
因为,如果不解决教育用户问题。
靠价格战是无法达到持续销售的目的的。
场景背后有大量的文化学,心理学,虚拟场景的构建。
做电商不能没文化。
现在,凯迪拉克梵高的投影画展都开在朝阳大悦城门槛,北京主要购物中心都把国外动画,电影等不同精品造型放在一层招揽人气。
没有场景感的电商变得有些空洞。
不管怎么样,电商就是用来超越的。
双十一很好,但更好的东西在后面。
下一篇:百果园与一米鲜宣布合并 生鲜电商怎么活?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深度解构跨境电商:创业者还有哪些机会?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