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词典网 创业知识学习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创业人物

创业人物

徐小平:创业者没有当网红的能力,就不要创业了

分类: 创业人物 创业词典 编辑 : 创业知识 发布 : 09-27

阅读 :481

“创投圈第一网红是李开复,我是第二网红。

”“创业者没有当网红的能力,就不要创业了。

”2016年4月15日,在新京报举办的寻找中国创客活动上,徐小平以网红的身份,讲述了我们到底能从网红学到什么。

在他看来,每个创业者都是网红。

(文末附彩蛋)网红经济、网红现象,无疑是2016年最激动人心的。

这个现象对中国整个创业的生态环境以及思路,甚至是观念、价值观,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刚听到‘网红’一词时很陌生,研究后我就崩溃了,连退休的心都有了。

”徐小平笑道,“因为看不懂啊,网红的崛起实在太惊人,影响力也很大,狂风暴雨般席卷了整个创投界。

”网红到底是什么?是不经任何权威授权的,在创投领域,网红完全是市场自发的、民众拥戴的品牌。

无论是名演员、名导演、名企等等,都是一个品牌。

创业也是在做一件事——创建品牌。

整个商业所有的行为,主要靠它的核心价值,就是品牌。

而网红的崛起,使商业创造品牌有了空前的快速。

徐小平通过三个创业故事,形象的描绘出了网红创业者。

1.海淀的电线杆是俞敏洪的互联网 垃圾桶是手机端1991年,俞敏洪从北大出来,招生时首先做的是拎着浆糊桶在海淀的大街小巷电线杆上刷他的广告。

那时并没有互联网,海淀的电线杆是俞敏洪的互联网。

1996年徐小平回国创业,寒冬腊月骑着自行车带徐小平去北航找人。

俞敏洪告诉他,这里每个可以贴广告的楼道我都知道,每一棵树都了解。

后来俞敏洪有了另一个品牌活动——演讲。

最初在国家图书馆一个三五百人的会场举行,结果来了一千多人,他就去外面,站在一个垃圾桶上面对众人进行了演讲。

垃圾桶也是俞敏洪的互联网,是他的手机端。

这是第一代企业家,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最后创办了新东方。

2.微博上的陈欧体到了陈欧,他创业时还没微信,所以做了很多电视节目,上了《非你莫属》、在地铁上做了很多广告。

最终在微博上陈欧迅速崛起,做了代言体。

陈欧体是那个阶段的网红,他已经借助于互联网了,但也有传统的方式。

3.小红书的崛起5年后,陈欧的另一个“学生”,小红书崛起了。

完全是手机端,它甚至根本没有上过电视,也没有进入任何传统媒体,都是自发。

所以小红书本身就是个网红。

只有空壳品牌的马佳佳提到papi酱,就能联想到网红的祖奶奶马佳佳。

3年前,一个PPT让马佳佳红遍全国,唯一可惜的是她没有相应的产品跟上去,所以留下的是一个空壳品牌。

而papi酱诞生至今,已有一千多万追随者。

“我们正在为papi酱的商业化、变现筹划。

不仅是打造一个品牌,一个娱乐现象,而要打造一个真正长久能够伴随的消费升级,长期伴随着我们的商业发展。

”徐小平补充道,“这揭示了一个商业的本质,在俞敏洪的时代、陈欧的时代,三五年前的创业先有商业、现金流,后有品牌。

品牌是靠创业者艰苦奋斗,一点一滴做出来的。

而网红时代,是先有品牌、先占领人心、先确立魅力人格体。

先让人们追捧你,然后再从后面给用户、消费者带来他们所需要的产品,丰富他们的生活、增加他们的乐趣、最后创造生活的幸福感。

”对创业者来说,你的唯一目的就是让亿万用户知道你,让广大市场使用你,最后最好的是让消费者热爱你、喜欢你,把你的产品作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他的习惯,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传统做法,俱往矣。

你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媒体、新媒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利用今天我们能够得到的移动互联网里的一切手段,迅速的让你的产品、公司、品牌被亿万人民知道。

“我觉得可能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是一个网红。

”“我们从网红学到什么?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成为网红,都可以成为网红。

如果你不具备成为网红的能力、潜力、魅力、影响力,那就不要创业了。

因为创业创什么?品牌。

”彩蛋:现场有女粉丝求教如何当网红,徐小平说,你上来。

然后这位女创业者走上台,徐小平主动搂着她拍了一张自拍。

现场瞬间沸腾。

“等我把这张照片发出去,你就是网红了”。

09-27

下一篇:专访代驾创始人杨家军:我在死人堆里趴了8个月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蔡文胜:创业方向和定位要遵守五大法则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